清洁取暖“煤改电”工程事关民生和环境保护,是大势所趋,更是经济之选。近年来,海勃湾区以“清洁”为导向,以“取暖”为目标,以“安全”为底线,扎实推进清洁取暖工作,尽全力改善海勃湾区人居环境及供暖条件,让群众暖身又暖心。
应改尽改 不漏一户一人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煤改电”项目,努力做到应改尽改,不漏一户一人。为了将这项民生工程切实落到实处,告别“烧煤时代”,海勃湾区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同步接电并网,积极构建绿色、节约、高效、协调的清洁供暖体系,降低居民采暖成本,改善居民供暖条件,让群众乐享“煤改电”绿色便捷新生活,使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近日,记者在海勃湾区海达街一街坊居民孙翠莲家中看到,工人正在对已安装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的用户进行回访,解答用户的疑问。孙翠莲告诉记者,过去每到冬季,家里都是烧煤取暖,墙壁经常被熏黑,供热效果还不是很好,天气特别冷的时候在家还得穿棉衣棉裤才行。去年,社区宣传安装空气源热泵的相关事宜,详细了解之后,孙翠莲觉得很好,就报了名。
如今,孙翠莲家早已完成了安装改造工作。去年冬天,她家就彻底告别了烧煤打炭、烟熏火燎的日子。“去年安装煤改电设备之后,我感觉比烧煤便宜,而且还干净,回了家再也不冷了,家里总是暖暖和和的,我很满意。”孙翠莲说。
“煤改电”惠民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变了居民燃煤的传统生活方式,不仅给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了空气质量,为“能耗双控”温室气体减排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据了解,空气源热泵是电能驱动,通过压缩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来制热,其节能效果是传统电暖设备的3倍以上,比燃气采暖节省费用30%至50%,且空气源热泵无任何气体和烟尘排放,不仅让群众告别了过去“烧煤倒灰,定时加煤”的传统取暖方式,还能有效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清洁取暖 绿色温暖过冬
海勃湾区把清洁取暖作为今年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积极推进“煤改电”到户取暖改造项目建设进程,全力做好清洁取暖改造工作,让居民绿色温暖过冬,有效改变燃煤“脏”“乱”“呛”的传统取暖方式,实现24小时恒温供暖,显著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为居民温暖过冬、安全过冬、清洁过冬提供可靠保障。
目前又将进入供暖期,为了了解农区居民清洁取暖工作的开展情况,记者来到了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看到居民们正纷纷领取空气源热泵设备。大家告诉记者,在领取设备后就可以预约安装了,工人师傅会及时上门提供服务。
据了解,海勃湾区清洁取暖项目“煤改电”工程(二期)计划实施改造5301户,主要涉及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的新园社区、王元地村、新地村、新丰村、团结新村、巴音乌素村以及滨河街道办事处的镇北社区、中河园社区,目前,已完成改造2164户。
海勃湾区团结新村党委书记高培龙告诉记者:“我们村的网格长、网格员每天都会在居民微信群里发送该如何交钱、去哪领取设备、如何预约安装等事宜,并及时为居民答疑解惑。目前,团结新村‘煤改电’设备的发放安装率达到了80%以上,预计在9月10日左右能全部完成。”
“海勃湾区‘煤改电’一期二期工程涉及用户总共7011户,截至目前,已经改造了3400多户,完成整体工作的48%。近期,为了推进‘煤改电’工程进度,我们每天和各村进行信息互通,然后进行联动,稳步推进‘煤改电’工程实施进程。”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煤改电项目负责人李国辉告诉记者。
自清洁取暖改造工程开工以来,海勃湾区各部门各单位周密部署,凝聚合力,协调配合,涉及的镇(街道)、村(社区)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因地制宜选择切合户情实际的模式进行改造,全力推进项目进度,保证工程质量,让群众度过清洁暖冬。
海勃湾区将积极探索清洁供暖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切实打赢碧水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