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提高辖区群众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全力营造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浓厚氛围,去年以来,海勃湾区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推动形成多渠道、立体式、全覆盖的平安创建宣传矩阵,助推打造首善之区、平安之城。
海区立足实际,着力构建“一屏观全城、一网管治理、一舱全联动”的协调指挥体系,建设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汇集区属12个部门32类数据,关联人口信息33.6万条、房屋信息5400余条、企业信息3万条和党员信息1.2万条。
海勃湾区不断完善“智能化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四位一体”稳控机制和“五包”责任,成立积案专班,实施日调度、周研判;组建“刀锋突击队”,开展“双清双打”“百日行动”“回头看”等专项行动。全面构建“大情报体系”,做到“网安、情报、国保”三合一数据集成研判。加大辅助力量巡控力度,做大“1+N”巡防力量,组建3500余人的平安志愿者和群防群治队伍,形成“点”上驻警、“线”上巡警、“面”上社区警的防控新格局。整合社会面监控资源,梳理盲区和薄弱环节,升级449路“名厨亮灶”视联系统,建成110路人脸识别系统,通过4500余路监控视频资源与公安联网,覆盖海勃湾一场两站、医院、酒店、商场等场所,实现“医、食、住、行”全监控,重点人员全管控;建设智慧社区42个、智能安防小区51个,推动135个小区安装“智能门禁”,形成智能监控、全域巡查、实时预警分析的智慧安防体系。
海勃湾区绘出“共治圈”让小平安筑牢大稳定,开展“红色物业”创建、提升小区安防水平;推广新华西街道“初心会客厅”干部下访模式、健全“邻里凤姐”工作室、幸福万家调解室等阵地联动共享机制,拓展社会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覆盖面;构建“五彩林荫”“乐享新华”等自治模式,凝聚“百姓”合力;培育371支有影响力的志愿队伍,其中平安志愿服务队16支,平安志愿者1097人,有效凝聚“社会组织”合力。
同时,海勃湾区推动“从严从实”化解矛盾纠纷,构建三级“智慧矛调”系统,搭建“社区微脑”,形成“群众求助—窗口受理—系统派单—矛盾调处—司法确认—评价回访”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闭环。构建覆盖城乡一体化三级综合法律服务体系,依托法律援助服务热线、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建立首批7个“平安万家”妇女儿童维权站,有效解决妇女儿童家庭矛盾纠纷难题。海区建成规范化调解室30余个,调解委员会38个,调解队伍51支。
海勃湾区通过织密“一张网”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基础,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微治理组织架构,实现全区435个网格党组织全覆盖。组建“1+3+N”网格综合服务队,规范落实“一办法三清单”制度,常态化实行“五步工作法”,设立“网格服务日”,让便民服务在网格落实。探索“网格+党小组”“网格员+网格志愿者”、网格彩图分布管理等服务模式,统筹231个基层党组织融入区域社会治理“一张网”,将党建网与综治网等“多网合一”。2022年,网格平台共计上报事件10万余件,办结9.6万余件,办结率为95.09%,开展安全隐患督查300余次、清查各类有害信息3.9万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