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勃湾区区域社会治理中心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积极探索“党建+网格+机制+服务”“四力”齐发的基层治理模式,着力建强社会治理网格化基座。
党建“聚力”,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与时俱进,注重在组织体系创新融合方面下功夫,以下沉精细化管理服务为目标,统筹236个基层党组织融入市域社会治理“一张网”,构建起“村(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小区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同步推动城市各领域党组织活动方式由单边向互动发展,引导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契约化”共建,深化党员志愿者和居民代表“进”网格,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驻”网格,工青妇组织和社会组织“入”网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联”网格,形成基层党组织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之间互融互通,实现党员服务与网格治理的有效融合。
网格“合力”,精细网格化管理模式。中心结合人口状况、地理位置、楼院布局等因素,按照相邻相近、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以驻地单位、居民小区、商业街面、商务楼宇等为单位,将社区划分为435个网格,把网格最小单位定位到院楼,对实有人口进行网格化管理,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纳入网格化管理范畴,扩大社会管理服务的覆盖面。严格落实“一格一长一警一专多兼”管理模式,实现435个网格专职网格员全覆盖,灵活吸纳楼栋长、老党员、老干部等自治力量担任民情员、巡防员、调解员,配备兼职网格员1200余名,打造专群结合、优势互补的网格化服务队伍,进一步做实做细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工作重心在基层、工作力量在基层。
机制“助力”,增强网格化体系效能。中心制定印发《专职网格员考核指导意见》《全科网格工作职责》《专职网格员工作职责》等规范性文件,实施监督考评机制和专职网格员星级管理,健全完善网格队伍保障和激励机制。围绕专职网格员八项工作职能,实施网格《周工作清单》调度,严格网格责任落实。组建“1+3+N”网格综合服务队,强化设立“网格服务日”、网格“五步工作法”等载体,推动组织、资源、力量最大限度向网格延伸。依托网格学院,通过“网格沙龙”“网格故事会”等形式凝聚网格力量,开展理论研学、实战模拟、沉浸体验等方式培训,提升网格队伍联系服务群众能力,筑牢精细化治理网格基座。
多员“发力”,提升网格化服务水平。中心发挥网格员信息采集、政策宣传、排查走访、信息处置、便民服务等职能职责,不定期通过入户、电话、网络等形式深入辖区走访30万名居民群众,将送学上门、节日问候、困难帮扶等10余项关怀内容融入覆盖,进行志愿服务、事件代办、纠纷调解等2800余次。同时,利用“海区e家”微信移动小程序端信息快速响应的优势,居民群众可通过随手拍、社区微脑等功能模块进行诉求事件及问题事项上报,网格员手机端即可查看梳理居民反映的问题,精准解决并及时反馈,做到群众有需求“一键提交”、网格有响应“即知即办”。截至目前,累计受理、流转上报网格事件11.7万余件,办结11.3万件,办结率为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