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需,行之所至。近年来,我市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城为民、惠民、利民,持续开展居住环境品质提升行动,让一个个小区实现华丽变身,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温度,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升级改造 老旧小区焕新颜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持续推进,一个个老旧小区华丽变身,一栋栋老居民楼焕发新颜,不仅整体提升了城市面貌,补齐了城市化进程的一块短板,还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让广大群众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在海勃湾区大庆小区,69岁的张奇胜已经居住了20多年。之前由于没有物业管理,小区环境较差。2022年,大庆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管沟清淤、路面硬化、更换排水管道、粉刷墙体等,一系列的改造项目完成后,小区变了样儿。
从拆除私搭乱建、粉刷楼体、增补绿地等外部施工,拉升小区“颜值”,到更新铺设水、电、气、暖等管道设施,疏通小区“血脉”,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让我市各老旧小区“从面子到里子”全面提档升级。
今年,我市计划改造60个老旧小区,其中海勃湾区48个、乌达区7个、海南区5个,涉及居民11876户,建筑面积122.43万平方米。改造将坚持“一小区一策”的原则,通过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切实解决居民最关心的停车难、配套设施老化缺失等问题,让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实现从“忧居”到“优居”的改变,让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扮靓楼道 “微单元”里“大文明”
“家风家训文明楼道”“邻里和谐文明楼道”“孝老爱亲文明楼道”……一条条“文明楼道”成为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场所建设,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主题商业街和主题楼院建设的同时,将主题场所建设延伸至楼道。
在海勃湾区新华社区银港佳苑小区,公益广告、文明标语等随处可见,不同的标牌彰显不同的特色,既新颖又颇具文化范儿。记者走进一个单元楼道内,墙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邻里和谐共享美好”等一句句敦品励行的标语映入眼帘。
楼道是居民回家的必经之道。新华社区精心打造传统文化、党员之家、道德讲堂等10个主题楼道,在美化楼道环境、提升楼道颜值的同时,也展现了文明、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居民的价值观。
接下来,我市还将从细微处着眼、点滴处入手,用“微实事”改善人居环境,用“绣花”功夫不断为城市提“气质”、升“颜值”,着力为居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